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冲击和影响
和君咨询集团副总经理、高级合伙人、著名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周彦平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和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企业界的朋友们一起来探讨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挑战这样一个话题。应该说近两年我在河南省去过很多地方,也跟很多企业做过交流,为一些企业做过咨询,拜访过政府,看过很多层次的产业集聚区,我切身地感受到了河南的变化,中原已经开始崛起。我们如何来看待这种崛起?未来中国经济会如何发展以及它对在座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同事有哪些影响?就这两个主题跟大家来交流。
第一个题目是中国经济为什么还会持续健康发展?这种持续健康的发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方式带来哪些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话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经济论坛叫达沃斯论坛,又叫世界经济论坛,它是1971年由瑞士日内瓦大学的一个教授创建的,原来叫欧洲管理论坛,由于这个论坛影响力越来越强,在1987年改为世界经济论坛。每一年的论坛都脱离不了的话题就是中国,(PPT放映)大家随着我看大屏幕,在2005年第35届关于中国的话题叫中国专场,把握中国经济的关键点,主要讨论的是人民币的汇率要继续保持稳定,中国将成世界经济新增长极,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并购之路。在2006年第36届研讨的话题是中国的崛起,整个论坛言必称中国。在2007年的夏季论坛当中,它的中国话题是变化中的力量平衡,从达沃斯到大连,从1987年开始每年要在中国举办一个夏季论坛。2008年关于中国的话题叫下一轮增长的浪潮,中国未来30年的改革;市场分析:前沿市场(中印巴俄);“万能美元”之外;全球经济的未来:中国视角……重振增长。2009年关于中国的话题叫新社会契约的基础是什么;管理全球风险;大萧条的教训;全球衰退与发展中国家;预防下一轮逆流;重新调整全球需求。2010年关于中国的话题是改变世界: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 中国信心、希腊危机、反思欧元区、重建海地、气候问题、金融改革、经济挑战、后危机时代、能源商品。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呢?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对比来看,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和我们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不处于一个层次,就是当代存在着两个海平面的世界。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由于文化的差异,由于体制的差异,全球存在着两个海平面的世界,近20年来这两个世界开始打通,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在上升,以欧洲、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减缓,甚至在下降。这两个海平面的差距是非常非常巨大的,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描述,1980年中国工人的工资只是欧美发达经济国家工人的1%,2002年我们的工资只相当于欧美发达经济国家的3%,2010年我们还小于10%,这两个世界差距是非常大的。但是是什么让两个世界开始进行互通交流?是改革开放。刚开始流量非常小,所以我们在抓出口、抓创汇,现在流量非常非常大,我们的进出口额非常大,中国越来越受到全国的重视,它意味着中国是快速地增长。我们国家为什么能够快速增长呢?简单来看有几点,我们具备的综合优势,最重要的一个优势是我们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形成的巨大的廉价劳动力,我们有庞大的农村人口,我们有物美价廉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最想的一件事情就是脱贫致富,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
改革开放带来什么呢?它降低了中国的经济制度成本,能够使中国经济有机会参与国际竞争。首先是开放了市场,引进了国际上的大公司的技术,引进它们到中国投资。然后提出了产权界定,使人们的致富创业积极性大大激发出来。还有地区之间的竞争,各级政府部门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都要比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收入GDP、财政税收之间的差距。而且中国人非常善于学习,人力资本的投资迅速增长,我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我们把大量的人才送到国外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们也成为最大的留学生派遣国,而且我们的企业边干边学,我们的工艺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宇通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非常好的企业。所以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要素导致社会经济能够快速增长,(PPT放映)从这几个图表可以看到,从1978年到2009年这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而且在最近几年日本和美国都是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出口贸易国,每年的出口额逐年增加,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降低,2010年大幅增长。所以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的贸易伙伴、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且跨国公司在中国所设厂的出口额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尤其在上海占30%多。
由于中国广大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我们成为实际利用外资最高的国家,在2010年底中国已经累计吸收外资超过一万亿美元,连续18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所以我们吸引了很多投资,有投资才能有就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PPT放映)我们再看一组数据,大量的出口留学人员回国的人数和比例越来越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之一,从1978年到2009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总数达到了162万人,出国人数的年平均增长达到了25.8% ,2009年全年留学回归人数为10.8万人,增长了56.2%。
这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这两个海平面是始终存在的,它们之间已经在相通,但是世界不是平的,世界是通而不平,因为“通”,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全球的利益,但是“不平”带来了摩擦、麻烦与冲突,开放、投资机会和工作机会会走,人还留在发达国家。但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人还留在他们国家,他们失去的是投资和就业的机会。而且随着未来的发展,海平面还会继续往前走,但是美国、欧洲、日本的工资福利却又很强的刚性。去年我到欧洲去考察,走了几个国家,觉得欧洲人确实生活得非常幸福,他们不就业,但每月可以获得400欧元的补助,每周工作四天,每天晚上五点就要下班,所有的商业都要停业,周末就是度假和休闲,住房非常低廉,德国的房价低于北京,医疗是免费的。所以这种刚性的福利给欧洲、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全球化导致了发达国家的工作机会减少,为什么?就是中国的崛起,中国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产生了替代,这就是能够使我们发展的原因。但是带来“不平”就会产生发达国家的保护主义,法国总统萨科奇痛斥全球化,并声言“那些故意压低本币汇率的国家迟早要被保护主义痛击”,印度领导人在另外一个场合发问:不是你们发达国家要我国开放的吗?为什么我们真的开放了,怕的却是你们?中国面临“通”的收益、不“平”的摩擦,不可避免地面临全球化带来的危机。中国完全依赖出口、高性价比的经济发展方式和贸易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所以我们必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考虑如何来发展,建立我们的优势。我们研究的结论是,这个通而不平的世界孕育着巨大的比较优势和潜能,对中国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持非常乐观的态度。大家是否注意,京珠高速平行的京广高铁一桥飞架南北,明年年底通车以后,郑州到北京只需要两个多小时的火车车程,你可以想象吗?这种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对整个地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就奠定了中国下一步完成东部、西部、南部和北部经济平行的基础。引用郭台铭的一句话,“作为世界主要制造中心,大陆在未来20年里不会有竞争对手”。我们分析,富士康为什么选择了内迁而不是外迁?比如迁到印度、越南等,因为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必须接近原材料,或者市场,最好是两者都具备,否则成本很难控制住。富士康内迁,不仅是因为它认识到14亿人进行工业化,成本优势仍将长期保持,而且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它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是新兴市场的龙头。只有大市场、大产业,才能够造就大企业。所以我们看到过去的一年,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到河南来,到郑州来,按照经济规律,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去解读,它是有内在道理和规律的。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回归理性,这就涉及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如何来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它涉及到产业定位、产业发展和就业,以及如何对待员工,这些理念都要发生一些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投入产出而言的经济增长,向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经济成果合理分配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河南经济发展过去靠高能耗、低劳动成本的企业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跟随中原经济的崛起来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和结构升级。所以跟不上这个步伐的企业将来有可能衰退,跟得上的就会快速成长,速度反映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因为我们处于中部崛起、全球经济一体化、全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快速转型期,所以成熟的现有的技术、产品和市场都是短期的,能不能跟得上这种变化来调整,是确保企业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所以企业要从投机回归理性,什么叫从投机回归理性呢?就是你要关注大事,看中原崛起的过程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企业具备哪些机会,关注哪些机会,不仅仅关注怎么挣钱,更要关注你用什么样的理念来集聚人才,用什么样的理念来用好人,因为任何资源加在一起,包括产权组织形式都不能够自动地带来效益和效率,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的区别最主要的是人的区别,最主要的是高层管理人员理念和抱负的区别。所以如果企业能够在未来的竞争当中持续发展,你想一想如何把事情做漂亮、做好,就一定有市场,一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做漂亮、做市场还是靠人。这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企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迅速崛起,这也是势不可挡。最近这两年我关注到了郑州的变化,郑州在省会城市发展速度上远远超过了长沙和武汉,大家非常看好郑州的崛起,但是它需要一个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酝酿出很多机会。
所以这种快速增长是一个趋势,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是必然趋势,企业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理念来对待员工,能够实现这种转变,跟上这种增长,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所以对在座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同事来说,未来我们如何给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才有哪些挑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我认为首先是需要优秀的政府行政人员,因为一个地区的发展、企业投资环境的创立、人才的聚集,需要政府创造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承担起政府的职责做好服务。中原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企业家,需要创业家,企业家和创业家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稀缺的资源,因为他们不满于现状,他们不服输,他们想无中生有创造一番事业,他们想挣钱,才开始绞尽脑汁想从事一番业务,这种人是天生的,不是教育当中能够培养出来的,所以只有这样的人越多,我们创造的财富才会越多。所以中原崛起需要一批企业家和创业家,企业家和创业家能够带来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新的组织。我们需要什么人?我们需要金融人才,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企业家要把企业做好,就需要一些金融人才支持。在河南来说,金融热一定在郑州,所以我们发现,全国各大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包括地方的城市商行纷纷在郑州开始建支行。第四个方面我们需要创新型的科研人才,就是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靠河南的资源完成河南的中原经济崛起是不可能的,一定要靠创新,河南应该说还没有更好的创新环境。我曾经到郑州的开发区去过,真正的创业型企业还很少,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职业技术工人,能把数控机床干好,能把大型设备设施组装好,要有一批行为非常规范的、组织化的职业技术工人。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生不好找工作,因为你在学校里学的是知识,还没有转化为你的能力和技能,有一批职业专科学校、技术学院,他们专门为社会培养职业技术工人,是我们非常稀缺的。所以这些人才的获得,最终要提高整个中部地区人才的综合素质,什么叫综合素质?不是你具备了学历,你有了钱就有了素质,而是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你的心理是否健康,你是否有文明行为,对我们更为重要。郑州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建了很多高楼,有很多商场,但是在圣诞节期间郑州的商场被很多人弄得很脏,到处扔废纸,郑州塞车在全国都是出名的,不仅是车多,而是不按规矩走。所以一个经济体的崛起,需要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这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来说,我们会发现,企业的人其实是越来越难招了,而且是越来越难管。比如说我们能否招来和留住在发达地区大的产业组织当中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有经验的豫籍务工人员,他们能不能回来?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什么样的人愿意干?比如在新乡地区,有很多企业是做铸造的,工人的工资一个月达到4000多,但是常年招不到人,为什么?因为那批40岁左右的人承担更大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用自己吃苦换来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一点,但是新生代的农民工宁可不就业,宁可少挣钱,也不愿意从事这样艰苦的工作。我们的技术升级以后,经营理念如何好马配好鞍?知识型员工如何进行管理?80后正在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中坚力量,90后陆续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年轻人如何看待工作和生活?包括人才的流失率,年轻人就业一年到三年是流失最频繁的时期,这些对人力资源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比如说在供求方面,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我们的城市化率不足50%,农村人口很多,人口的红利还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他们能不能培养成产业组织所需要的技术工人?河南在外面打工的人员能不能回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还有成本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物价上涨,员工的工资是不是跟着涨?郑州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郑州地区的员工工资涨得不快,而是房价涨得很快,郑州市的房价去年涨了27%,这还是官方统计数据,6000块钱在郑州市区能买到的楼盘几乎是看不到的,郑州的餐饮业非常发达,如果你一个月挣1200块钱,你敢到街上吃几顿饭?到国贸、大商新玛特敢看几场电影?一场电影是70块钱,是全世界最贵的电影票,所以员工收入要提高。员工的流动率非常大,80后、90后员工他们想的问题和40岁以上的人想的问题完全是两个概念,包括对幸福观、快乐观、恋爱观、家庭观和工作观,完全不一样。所以对这批年轻人怎样进行管理?对他们的高流动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说,让老百姓“活的有尊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体现?所以未来中原经济崛起,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力资源如何给力?首先要善于对员工换位思考,70后、80后、90后的思想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增加是常态,改变不了就必须适应,如何在抓好精英和善待员工中把握着平衡,让企业持续发展,就是你招到员工能不能留得住?如何关注员工的自我形象,让这些年轻人觉得“更有尊严”,这些问题你不解决,中原经济崛起那也是形式上的崛起,没有内在的底蕴和厚度,我们仅仅依靠河南大量的劳动力供给是实现不了崛起的。
所以从供给上看,河南为主的中原人口红利还有非常大的空间,河南将同时面临着人口的过度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的矛盾。7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在想他们正在从青壮年走向中年,见证了改革开放,正处于事业定型,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出生在一个讲理想的时代,却不得不生活在一个重现实的时代,既留有计划经济的印记,思想没有80后开放,生活压力大,工作勤奋,渴望事业有成;80后的人在社会物资丰富的年代长大,自我、自信;兴趣和个人意愿产生的动力大于生活压力;房子啊房子!出现富二代、官二代和蚁族;与60后、70后的想法差异较大;不热衷政治,不关心社会,便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有担当、更理性。90后的人成长环境优越,追求新潮、更自我;很多人家庭拆散、重组,亲情观相对淡薄;追求生活质量;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所以说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增加难度是常态,在抓好经营和善待员工中把握平衡,让员工过“有尊严”的生活。
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应对?第一是人力资源角色的变化,即:战略规划的参与者和执行的管理者、人事与行政管理专家、员工发展的指导者与支持者、组织发展变革的倡导者与代言人。为什么?一个企业要从事一项业务,做好一项业务,不熟不做,没人不做,有了人管不住也不能做,核心是什么?核心是人的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参与,我们的战略是难以实施的。从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中要脱离出来,很多人问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什么条件,我一般不说学历,第二不说专业,你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和其他专业有多大的区别?其实是说不清楚的。我经常这么回答,第一熟悉公司的业务,第二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第三获得公司高层领导和其他同事的信任,就是你是一个可信赖的人,第四掌握人力资源的管理技能。
第二是要求我们要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任何经济要素加在一起都不能自动地产生效益和效率,关键是人,要以人为本。那就要尊重人,将员工视作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每个人都是财富,而是认同公司理念,认同企业发展,有技能和贡献的人是财富,所以对这批人要从以监督与控制为主,转向以领导与激励为主。
第三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决策过程。你的人力资源计划和预算是由于业务发展,需要哪些资质的人、需要的数量和质量,公司业务结构调整需要哪些数量和质量的人,正常的管理需要削减哪些人和哪些岗位等等,正常的人力资源流动要及时储备哪些人,我们招人、培训都是基于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业务服务的,所以人力资源部门要学会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制定。
第四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成为营销者,公司所有的员工就是你们的顾客,你们要向不同层级的员工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说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什么,他需要学习和吸纳人力资源新的理念、新的政策,因为这种新理念、新政策是为业务发展服务的,需要制定新的制度改变,需要谁?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高层领导提供他们决策的依据。我们向中层管理人员提供什么?举个例子,我们有多少企业在分公司、子公司给中层管理人员提供了入职前的培训,以及我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如何和上级沟通、和下级沟通、和平级沟通,没有这样的培训,所以常常在中层发生很多问题,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不能执行。我们的基层员工能不能在公司花了大量精力培养之后,在三年、五年能够减少流动率,我们需要为他们设计在企业成长当中的通道,这是我们降低成本最大的一个方式。
第五是职业生涯设计和继任者计划将成为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工具。
第六是更注重员工的家庭生活与工作生活的质量、关注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中国经济崛起和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是相关的,也造成了很多人在事业成功的同时,身体的健康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所以我们要关注企业的发展、事业的成功与员工的家庭生活、工作幸福的关系,尽可能制定出一些合理的政策引导大家的生活观和幸福观,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才能够持久,事业才能稳定成功,这是对人力资源管理非常大的一个挑战。
作为一个职业的咨询师,我也愿意为中原经济的崛起,为河南企业家的发展尽我一点微薄的力量,谢谢大家!